九州奇幻世界百科

河络 或 河洛[设定冲突 - 讨论](英文名DWARF[1])是九州智慧种族之一。

河络基础设定

络是一种体型娇小的种族,又称河络。大多只有人族的一半高。其中一些部族会培养属于自己的惜风,用特制的人工骨架培养各种形状的惜风。然后他们可以与惜风的身体结合,将其做为座骑或外壳,以意念控制他们。弥补身形的不足,惜风可以按内结构不同的被塑造成各种形状。

同时河络在开采、铸造、及将灵魂注入物品的魂印法术上有独到造诣。

惜风与河络的结合体称为将风

体型

河络平均身高约为人族的三分之二,爆发力强,短跑速度快,四肢有力擅长攀登和挖掘。在地下生存太久的河络往往不喜欢日光,却能在黑暗中视物。肤色有棕白之分,但事实上河络眼睛大而黑,发质出色,外貌相当均称可爱。他们爱清洁,但由于多生活地下,布匹缺乏,所以对服装不讲究,多穿相近的简单短小服饰。一个穿起人羽族漂亮衣服的河络往往会让人们惊叹。

数量

河络族约为人族的五分之一,而能培育将风的约为河络族的二分之一。

分布

河络主要居住在东陆和越州和宛州南部的丘陵和多山地区。

居住情况

河络在地上地下都有居住,在寒冷的古老纪元里,河络大部落多住在山洞和地下洞穴中,依凭地势挖掘和开凿出巨大的地下城市,一个地下城市通常有一个或几个部族聚居,有些会形成部落联盟制的国家结构。河络的建筑主要使用石材、木材和烧制的砖块。当气候变暖后,河络也开始在地面上建造大型的城市,他们的建造力立刻使其他种族惊叹。

食物

也捕猎动物,但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是饲养的巨鼠貘,豚鸡等地下动物。植物有培植的真菌,饮水来自引出的地下河渠水。

精神力

河络对法术的研究修习主要注重于如何开拓建筑。一个杰出的河络法术苏行(河络语:知识者)可以使巨石爆开,土地分陷,搬运重物。

当然河络中能这样运用魔法的苏行是极少的,而且太耗费精神力源,所以大多数工作还是依靠人力与技术。河络还对于金属魔法极有研究,可以把魔法与生命自然的力量凝结到武器和盔甲里,制作出著名的魂印武器,这是其他各族难以办到的。

一群拿着劣质铁剑和皮甲的人是无法与一个举着断石利刃盔甲坚厚的河络方阵匹敌的。某部族或国家想强盛,总要想方设法从河络那得到好的矿产和铁器。幸运的是河络对地面的土地争夺没有什么兴趣,而且也不太精通攻击类法术。并且由于法术的学习与宗教研究直接相关,往往只有苏行,王族成员,和少数通过成年礼的优秀河络有学习法术的机会。

语言

河络文字系统完善,词汇众多,学习河络语言是很艰苦的事情,往往是其他种族的智贤学者才能达到精通。地下城的黑暗却使河络的文明之光灿烂无比,他们的确是九州最有开拓和建设力的种族。

科学技术

因为寿命短,河络很注重经验的传承,河络族知识的传授者被称作苏行,地位极高。河络以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划分尊卑,教育相当发达,文献著作也很多,有庞大的记录与书籍(多是刻在石板石墙上)系统,每个地下城都有大藏书殿,为河络的圣地之一。

河络对知识科技的注重和天分远超过其他民族。在开采、冶炼铸造、工程建筑等运用群力和技术改造自然方面,河络走在了其他种族的前头。河络不仅通过法术开掘大地,并且懂得力学和化学的手段,比如冷热开凿法,水力和火力运用,蚀石酸的运用。

河络擅长手工艺品的制作,石刻、金银饰、小机巧和铸剑十分有名,其他各种族均以得到来制河络的手工物品为荣。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河络鼓励对知识的寻求,但有关信仰的探讨和认识却是收到极其严格的限制的,他们认为神启已经给予了一切河络所应该知道的东西。一般相信,这种做法源于“叛离真神的迁徙”给河络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主要信仰

河络亲近大地,以开拓力为最高力量,这种力在形象上的表现就是地火。河络相信创造神利用地下的熔炉冶炼出大地万物。

河络的宗教起源于遥远年代首位阿络卡获得的神启,相信创造神是唯一的真神,而河络生存的目的就是尽一切手段来荣耀真神,这也是河络工艺发达的主要原因。河络的信仰单纯而强大,以极其严格的制度和文化规范,任何对信仰提出挑战的河络都会被处以难以想象的刑罚。

河络是最先使用火的种族,而且传说中河络祖先劈开地心而取得火种,所以河络精神中有着对地心的向往和对照亮黑暗的火的崇拜。

社会组织

每个部落或是村落都有一个女姓做为阿络卡(河络语:地母),享有最高权利。上代阿络卡在死亡前将留下遗嘱决定下一代阿络卡。

当一些部落相遇联合起来时,他们有时会形成类国家的结构,由各族阿络卡选出夫环(河络语:王座),但夫环是执政官不是最高尊者,他(她)要向阿络卡负责。这是为了维持宗教系统的纯洁性,避免过多受到世俗事务的干扰。王者的性别不受限制,成为王者的条件往往是此河络在工艺和科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王者不是世袭性的职务,但是王者的母系亲缘被称作王族,往往拥有更有优越的学习机会,从而更容易成为王者或苏行。

理论上来说,河络社会应该只有一个阿络卡,但由于河络社会的封闭性,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多个河络社会同时存在,外族把这称作河络王国。因此,也就有数个阿络卡同时存在。唯一的例外是河络迁徙至宛州地面的千年,由于强力河络王者的出现,王者地位超越了阿络卡,阿络卡制度实际上被废弃了,一直到雁返湖战役以后才逐渐得到恢复。

河络有着严格的等级分工,但这是非奴隶制的。事实上河络的等级以在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力量为依据,而不是血统阶层。

河络中有着庞杂而科学的分工系统。并从诞生时就被划分了职业,之后一直受到专门培训,比如专职的战士,专职的开拓工,专职的清理工,专职的食物采集者,专职的幼儿护理者……不同的时代或部族叫法不同,这些人是平等的,共同建设着这庞大的国度,但其中会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发明者和技巧熟习者,他们运用智慧给自己添加了更多的力量,得到其他人的尊敬,这其中的血缘辈分崇高者就成为苏行,他们年老不能再工作,就把经验与技能传授与新生的少年们。苏行是河络国中除王者和阿络卡外最受尊敬的人。而王者,往往是公认是最智慧强壮勇敢的人。

河络有着其他所有种族都没有的统一力,他们似乎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意志,这个意志未必是来自河络王,却是来自每个个体心中信奉的公理:对力量与智慧的尊敬。这种意志似乎是亘古存在,从每个婴儿一诞生就已烙在他们心中的,或者说,那是世世代代苏行们传播文明火种的结果。河络把他们最尊敬的人称为梦火者。

但地下城的构造也阻碍了河络各部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一座普通地下城人数几千到数万人不等,因为地层阻隔,地下城市间缺乏交通联系,有些河络部族只隔一堵石壁而始终不知对方存在,很难能象人羽族一样形成联合统一的大型国家。

婚姻和育儿制度

上古的地下河络几乎没有血统和宗族的观念(但地上河络有些被人族同化),年轻人在休息的日子里狂欢自由相爱,当生下婴孩,母亲就把他们送到新生殿堂,因为河络们把孩子视做大地之母神所创造的独立个体,只不过是借他们的身体而生育出来,当孩子送入殿堂中,由专门的培育者来抚养,孩子长大后加入劳动,即使和自己的父母相见也认不出来,完全是平等的。

河络用姓来标志母系谱系,阻止乱伦,这只在两个年轻人决定结合时才会用到。河络平时的名字包括绰号和本名两部分。

在河络发展后期(填盍纪),地面部族中出现了成年女性河络独居,而男性河络均可在征得同意后登堂入室的婚制。孩子成年前由女性河络养育,成年以后则成为独立个体,不再与母亲具有紧密的家庭联系。

河络无法与其他种族通婚。河络生育率较高于其他种族,因为地下的相对安全与恒温,加上自由相爱和系统的育养制度,婴儿诞生和成活率都很高,远远高于开拓的速度,所以一个地下城市几代就可能会挤满,这时一般会有一个年轻河络带着一部分新生族群们出地面去开拓新的家园。

河络的成长

小河络4岁开始接受教育,8岁之后开始以学徒身份参加工作,14岁之后,自己独立铸造出第一件带有魔法力量的武器、盔甲、护身符或者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后就可以参加成年礼,经过部族长老认定小河络的技巧和工艺已经成熟,就算通过成年礼。

在填盍纪,种族交融增多,河络向地面发展的时代,许多成年后的河络都选择了出外游历,研究大陆上各个种族的冶金技巧,艺术思想,因此,在东陆大多数的城市里都有河络开办的铁匠铺和工艺品作坊,以及首饰店,工艺品店,武器店,盔甲店,等等。   青年河络在这些地方落脚,学习当地的技术和工艺,同时锤炼自己的技艺。其他种族欢迎河络族的匠人来访,因为这些匠人带来了先进的冶炼技术,生产的工艺品很受欢迎,同时河络的工艺作坊和饰品店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

河络在外游历10-15年后返回家乡,在地下城市里,他们完善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制造工艺,教育下一代,勤奋工作直到死去。

河络的殡葬

河络死后葬在家族的坟场和墓殿里,通常会在石碑上嵌入一件死者生前最得意的作品。这就是他们的无声闪亮的墓志铭。[2]

河络平均身高约为人族的二分之一[3] 或 三分之一[4][设定冲突 - 讨论],爆发力强,短跑速度快,四肢有力擅长攀登和挖掘。在地下生存太久的河络往往不喜欢日光,却能在黑暗中视物。肤色有棕白之分,但事实上河络眼睛大而黑,发质出色,外貌相当匀称可爱。他们爱清洁,但由于多生活在地下,所以对服装并不讲究,多穿颜色相近样式简单的短小服饰。[3]

河络居住在越州和宛州南部的丘陵地带。在寒冷的古老纪元里,河络的大部落住在山洞和地下洞穴中,依凭地势挖掘和开凿地下通道,最终结集成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在九州大陆气候变暖后,河络也开始在地面上建造大型的城市。[3]

每个部落都有一个睿智的女性享有“阿络卡”(河络语:地母)的尊贵称号,她拥有最高权力。上代阿络卡在死亡前将留下遗嘱决定下一代阿络卡。他们各个部落的聚合,有时会形成类似国家的机构,由各部落阿络卡选出“夫环”(河络语:王座),但夫环是执政官而不是最高尊者,他(她)要向阿络卡负责,并且夫环不是世袭的职务。[3]

河络有着严格的等级和明确的分工,但这非是奴隶制的。事实上河络的等级是以在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力量为依据,而不是血统。分工系统庞杂而科学,比如专职的战士、开拓工、清理工、食物采集者、幼儿护理者……这些人是平等的。杰出的工作者会得到其他人的尊敬,血缘辈分崇高者会成为“苏行”,当他们年老不能再工作,就把经验与技能传授给新生的少年们。苏行是河络国中除王者和阿络卡外最受尊敬的人。而夫环,往往是公认的最聪慧、最强壮、最勇敢的河络。[4]

河络是团结和虔诚的,他们信仰一条公理:对力量与智慧的尊敬。这种意志似乎亘古便存在,从每个婴儿一诞生就已烙在他们心中的,或者说,那是世世代代的苏行们传播文明火种的结果。[3]

上古的地下河络几乎没有血统和宗族的观念(但地上河络有些被人族同化),年轻的河络在休息的日子里狂欢,自由相爱。当生下婴孩,母亲就把他们送到新生殿堂,因为河络们把孩子视做大地之母所创造的独立个体,只不过是借他们的身体而孕育出来。送入殿堂的河络婴儿,由专门的培育者来抚养,孩子长大后加入劳动,即使和自己的父母相见也认不出来,完全是平等的。[4]

河络用姓来标志母系谱系,阻止乱伦,这只在两个年轻人决定结合时才会用到。河络平时的名字包括绰号和本名两部分。[4]

在河络发展后期(填盍纪),地面部族中出现了成年女性河络独居,而男性河络均可在征得同意后登堂入室的婚制。孩子成年前由女性河络养育,成年以后则成为独立个体,不再与母亲具有紧密的家庭联系。[4]

在开采矿石、冶炼铸造、工程建筑等运用群力和技术改造自然方面,河络走在了其他种族的前头。河络不仅能通过法术开掘大地,并且懂得力学和化学的手段,比如冷热开凿法,水力和火力运用、蚀石酸的运用。河络擅长手工艺品的制作,石刻、金银饰、小机巧和铸剑十分有名,其他各种族均以得到来制河络的手工物品为荣。古老的“石中火”和《魂印书》上记载的冶炼技术“星焚术”,让河络有机会熔化珍惜的矿物乃至陨石,以铸造强有力的魂印武器。[4]

河络们还研究生物的培养,比如“惜风”。惜风是一种半动物半植物的生命,可以依附于死亡动物骨骼渐渐长成形状,但没有头脑和灵魂。河络们以特质的人工骨架培养各种形状的惜风。然后他们可以与惜风的身体结合,将其作为坐骑或外壳,以意念控制他们,弥补身体的先天不足。[4]

河络的宗教起源于遥远年代首位阿络卡获得的神启,相信创造神是唯一的真神,而河络生存的目的就是尽一切手段来荣耀真神,这也是河络工艺发达的主要原因。河络是最先使用火的种族,而且传说中河络祖先劈开地心而取得火种,所以河络精神中有着对地心的向往和对照亮黑暗的火的崇拜。[3]

创世神话[]

河络神话基础设定

大地是女神的炉子,地心有熊熊烈火,诸族皆是炉中烧制而出。河络自然是第一炉产生的,所以女神赐给他们以火。而赐人族以土,赐羽族以风,赐鲛人以水。而魅,则是炉子冒出的烟气而化。[5]

世界本是一片混沌,在这一片混沌中,真神盘瓠开始了创造,它制造出了星辰和大地,以及世上的万物。之后,盘瓠让地心有熊熊烈火,将大地变成神的熔炉,用地火精心地熔炼最优质的矿石,首先铸造出了河络,并因此赐河络以火,让河络永远秉承神圣的创造;盘瓠又使用五色的土来创造,捏出形形色色的人,并赐人类以土,人因此像土一样可塑,又彼此差异很大;羽人是用木头创造出来,盘瓠向每个木雕的羽人吹了一口气,让他们活动起来,因此羽人得到了风的恩赐,得以乘风飞翔;在创造时,盘瓠曾将水由江河湖海中扬起,当水滴落回水面,就变成了鲛人,于是盘瓠赐鲛人以水;整个创造中被抛弃的石头碎屑,也因为盘瓠创造的力量,顽强地变化成夸父,他们粗糙蒙昧,没有得到神的礼物和眷顾,永远坚守着顽强;魅,是炉子冒出的烟气,盘瓠对它们没有任何的约束,任由它们去游荡。[6]

外貌和生理[]

河络平均身高约为人类的三分之二,他们的肤色有棕白之分,眼睛大而黑,体格比例与人类非常接近,外貌匀称可爱。[6]

河络按生活环境与习惯分为地下河络、火山河络、溪谷河络等部族。[6]

河络的发色相对单一,普遍为黑色,值得称道的是,河络们发质出色,他们的黑色头发是九州公认质地最好的。通常,河络的头发会被他们自己保留很长,并被认真地用精致的手工饰品扎束妥帖,以方便劳动。但也总有一小部分河络宁愿剪成短发来保持清爽,男性河络的短发很利索;齐耳短发的女性河络虽然难得一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显得很俏皮。[6]

尽管地下城的照明条件良好,但在地下生存太久的河络往往不太能适应日光,在黑暗中视力却相当敏锐,所以出于保护眼睛的习惯,男性河络往往佩戴用天然矿物磨制的眼镜,以应对刺目的阳光和熊熊的炉火。但实际上,河络无论生活在地上还是地下,都没有太大的适应性问题。河络的嗅觉与视力同样出众。河络 的体质一般,但是却拥有出色的爆发力。[6]

服饰[]

由于各部落之间生活生产条件的地域性差异较大,河络的服装种类很多,但简单短小的服饰方便行动,是男性河络的首选;女性的服装相对端庄,但也更多地为适应生产生活而考虑。河络注重整洁,河络无论男女,对自己手工的饰品都是相当偏爱的,他们的装束往往独具匠心。[7]

男性河络较为普遍的衣装,通常是适宜工作的窄袖短衣和长裤,衬着轻便的薄底软皮靴。他们宽大的皮革腰带非常醒目,腰带上总打着包了铜环的孔,悬着几样小巧的诸如手锤、匕首之类的工具。可以穿在腰带上的皮匣组也较为常见,借以携带细小工具。如果是在例行的游历中,还少不了一个不小的麻布背包。酒壶和装冰尘的瓶子代表着河络极为普遍的嗜好,往往被制作得极尽精美小巧,与男性河络们寸步不离。女性河络则往往长发过腰,用银色的金属丝线编成乌黑粗亮的辫子,在额头上佩带缀有玉石一类宝石的编织物摸额是经久不衰的时尚。款式彼此呼应的项链和耳环是女性河络不可或缺的饰品,她们往往都存有数十套这样精美的小东西。女性河络的服装是略长的联体样式,短袖,裙子的下摆在膝盖以下的位置,裸露的胳膊时常佩戴着镂空金属臂环,脚上是柔软干净的小布靴,靴面上绣着花。相对于男性,女性服饰中腰带细小,坠着光泽柔和的绿松石,但同样腰带上也佩带有略小的皮匣。[7]

河络的服饰是九州中运用金属和矿石材料最多的,他们的布匹来源更多依靠与外族的交换,而皮革的主要来源是饲养的豚鼠。[7]

分布[]

河络曾经遍布整个东陆,但他们的发祥地,是雷眼山脉和北邙山脉,这也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区。大部分山区的河络部落都因为曾经与人类的武装冲突而早在河络避世前就被消灭了,如著名的越辽山河络;而有一些迁徙的河络部落也成为了传说,没有人亲眼见到,如清余岭河络。[7]

河络在山脉的深处生活,地上地下都有着他们广泛经营的果园、牧场、作坊和矿坑。[7]

宗教信仰[]

河络是九州各种族中生活最受本民族宗教影响的种族。在河络的宗教理念中,他们认为世界存在创造真神,真神盘瓠创造了世界,并不断继续创造;而河络则是被真神赋予了最优秀的创造力的种族,创造本身正是对真神最直接的荣耀,也是获得真神眷顾的唯一途径。因此河络都醉心于创造。任何类型的工作,在河络眼中都是愉悦真神的创造,而一切享受都是来自神对愉悦的恩宠和眷顾。[8]

河络历史上出现过以超一流技术匠师火焰舒拔为先驱的激进派,开始对本族信仰的探讨和改革,并以此带来了生活方式上剧变,甚至一度出现河络社会以夫环为核心的大统一。此后河络大规模出现在宛州,开始建设庞大的城市群,与人类相处密切,但最终为人类所敌视,遭受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大溃败,并最终导致雁返湖大战的爆发。河络的历史资料中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叛离真神的迁徙”,重大的损失让河络认为一切对于信仰的探讨都是不恰当的,应当予以禁止。[8]

地火节[]

河络以开拓力为最高力量,这种力在形象上的表现就是地火。河络相信真神利用地下的熔炉冶炼出大地万物。河络是最先使用火的种族,而且传说中河络祖先劈开地心而取得火种,所以河络精神中有着对地心的向往和对照亮黑暗的火的崇拜。[8]

作为河络最大的宗教性节日,地火节一般在地面处于深秋之时,在此之前,各部落的梦火者需要先行赶往北邙山的创造之门内汲取永不熄灭的地火火种,然后一路保护着将火种送到每一座河络地下都市的地火圣殿,将前一年的火种替换。各个部落迎接地火火种到来的仪式,就是每年地火节狂欢的开始。地火节将持续十天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河络们将展示他们这一年的作品,并且相互评价探讨,幸运的年轻人则可以得到苏行的指点。这期间的试炼大会是对年轻河络的一次考 验,男性河络十二岁左右要自己独立铸造出一件带有星辰力量的武器、盔甲、护身符或者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如果部落长老认定他的技巧和工艺已经成熟,就算通过成年礼,之后可以选择留在部落或是外出游历。成年礼的仪式,就是试炼大会。通过试炼的优秀年轻河络不但可以获得前辈的称赞,甚至还能凭借优秀的作 品获得异性的青睐。[8]

政治制度[]

每个部落都有一个睿智的女性享有“阿络卡”(河络语:地母)的尊贵称号,掌握最高权力,负责宗教事务。女性在河络社会中受到尊重是有着特殊原因的。河络对于创造的狂热,使得男性河络很容易忽略周遭的一切,沉醉于个人的范畴;而女性的细致缜密,不但可以有效地从全局出发,对整个部落的生产生活做出合理细致的安排,保证整个部落的正常运作;同时,她们的耐心足以让她们承担起记录和整理河络浩繁典籍经卷的重要工作,她们承担着河络文明传承的责任。[9]

当一些部落相遇联合起来时,他们有时会形成类国家的结构,由各族阿络卡选出“夫环”(河络语:王座),但夫环是执政官,不是至高者,他(她)要向阿络卡们负责。这是为了维持宗教系统的纯洁性,避免过多受到世俗事务的干扰。杰出的工匠得到其他人的尊敬,血缘辈分崇高者就成为“苏行”,他们年老不能再工作,就把经验与技能传授与新生的少年们。苏行是河络中除夫环和阿络卡外最受尊敬的人。而夫环,往往是公认最智慧、强壮和勇敢的人。夫环的性别不受限制,成为夫环的条件往往是此河络在工艺和科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夫环不是世袭性的职务,但是夫环的母系亲缘被称为王族,往往拥有更有优越的学习机会,从而更容易成为王者或苏行。[9]

河络文献著作也很多,有庞大的档案系统(多是刻在石板石墙上),每座地下城都有大藏书殿,是河络的圣地之一。河络的教育体系相当发达,他们将知识划分为若干领域和等级,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只有能力和地位都达到限定的程度,才能够获准学习相关的知识。[9]

河络有着其他所有种族都不能比拟的团队意识,他们的共同意志来自每个个体心中信奉的公理:对创造力的尊敬。这种意志似乎是亘古存在,在每个河络诞生之时就已烙在他们心中,或者说,那是世世代代苏行们传播文明火种的结果。河络把他们最尊敬的人称为“梦火者”。[9]

一座普通地下城人数几千到数万人不等。但地下城的构造也阻碍了河络各部落间的交流与融合,因为地层阻隔,地下城市间缺乏交通联系,有些河络部落只隔一堵石壁而始终不知对方存在,很难能像人类和羽人一样形成联合统一的大型国家。[10]

经济制度[]

河络的石刻、金银饰、小机巧和铸剑十分有名,其他各种族均以得到来自河络的手工物品为荣,但实际上整个河络中几乎任何门类的巧匠都能找到,无论是木器、石器、玉器等等。而根据地域的不同,不同的河络部落的生产方式也会有不同的倾向,例如和风谷的河络就更加偏重农业生产。[10]

河络矿业开采[]

河络们的工艺最为突出的成就,在于他们不仅通过特有的秘术开掘大地,并且懂得各种外族难以想象的手段,比如冷热开凿法、水力和火力的运用以及蚀石酸的运用。古老的“石中火”和《魂印书》上记载的冶炼技术“星焚术”,让河络有机会熔化珍稀的矿物,铸造更加精妙的器具,这当然也包括那些九州最神秘的传奇——魂印兵器。[10]

河络的开采,通常采用多层的露天矿坑的形式,以扩大工作面积——即开凿一个碗状的大坑。这个碗状坑的起始开采地通常就是矿藏的分布地点,也就是碗口的位置,河络的勘探技术总能确保准确地找寻到矿床的最中心位置。整个矿坑根据深度,每隔七尺就开凿一个横向的环层,以这个环层作为一个作业面,上下层的作业面彼此错开,如同旋转楼梯一般。每一个环层都非常宽大,只有当上一个环层开采的范围达到某一个标准,下一层才会被开采。这种矿坑的设施很完备,通常会有足够的萤石照明,驮鼠的大车方便运送,从碗口到碗底的道路是之字形的,随着矿坑加深,道路也会增加。矿坑工作中,为数不多的将风承担了大量繁重单调的重体力工作,比如开掘和运输。[10]

通常河络在大规模开挖底层的时候,都会运用地火。他们在想要破碎的岩石上开凿孔穴,从固定的孔道导入高热岩浆,有时甚至运用郁非类矿物辅助效果,让整块底层红热,同时引冰水冲击红热的岩层,河络对于温度变化的出色控制可以保证坚硬的岩层发生碎裂。[10]

相较于人、羽、鲛、魅,河络在冥想能力略为薄弱,而且专注于创造的河络的脑袋里往往堆积了各种各样的奇异念头,以至于他们很少可以如同夸父一族那样保持长时间旺盛的单纯精神专著。河络对秘术的研究修习主要注重于如何进行土木建筑。一个杰出的河络秘术苏行可以使巨石爆开,土地分陷,搬运重物,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河络都无法做到,况且这些需要大量消耗精神力量的工作,河络通过协作往往能完成得更好。当然河络擅长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一些原本就具有精神力量的矿产原料,来制造附带有精神力量的强大物品——能否完美打造出这样的物品,是一个河络是否能够被认可成年的重要标志。[11]

惜风[]

惜风是一种类似于真菌的生物,可以依附于骨骼渐渐长成形状, 但没有头脑和灵魂。[12]

将风[]

河络利用惜风的特性,在动物的骨架上培养惜风,惜风与骨架的结合体称为将风。河络可以与惜风的身体结合,以精神力控制惜风的行动,将其作为坐骑、生产工具或作战工具,以弥补身形的不足。为了生产或作战的特殊需要,河络通常会搜集不同动物的骨骼,拼制出一幅奇特的骨架,以生产符合他们所需功能的将风。[12]

精神力强大到能够控制将风的河络数量很少,因此每个部落的将风数量也都不多。[12]

据称,也有河络掌握了在断肢上续骨、培养惜风以制作将风义肢的技术。[12]

河络农业[]

由于社会分工细致,体制健全,河络的地下城农业保持着相当强的自给能力,这主要靠菌类和以豚鼠为代表的肉用禽畜甚至地下河出产的鱼类来实现。[13]

河络擅长食用菌类的培养,菌类的生产周期在精心培育下大大缩短,生产环境的要求也降至最低,而产量则极为可观。曾经有过这样的纪录:一个被突然围困的河络部落凭借坚固的防御和立刻开展的菌类生产,坚持防御长达数年。除了能够满足河络的食物需要,菌类对豚鼠养殖也大有帮助。[13]

河络在地表作物的生产上也有很高的水平。地表河络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引水灌溉和影响气候的手段来实现高产,和风谷的山谷河络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代表。但由于河络领地中可供耕作的耕地面积很小,出产的作物仅仅能够供应小规模的地表河络部落,而不足以向地下城输入,因此这种农业方式在河络经济体系中只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然而据史书记载,在雁返湖大战之前,河络曾拥有东陆大片的土地,很多证据表明,华族相当数量的耕作技术和农耕器具可能都来自于河络的智慧。[13]

婚姻和家庭[]

很长一个历史阶段,河络几乎没有血统和宗族的观念,年轻人们在地火节的试炼大会上,彼此以自得的创造和工作相互吸引,在休息的日子里自由相爱交往,他们用姓来标志母系谱系,防止乱伦。当生下婴孩,母亲就把他们送到新生殿堂,因为河络把孩子视做大地母神所创造的独立个体,只不过是借他们的身体而生育出来。当孩子送入殿堂中,由专门的哺育者来抚养,孩子长大后加入劳动,即使和自己的父母相见也认不出来,完全是平等的。[13]

河络平时的名字包括绰号和本名两部分。通常相互的称呼习惯只称呼绰号,而河络的绰号以贴切著称——“名字会错,但是绰号总不会错”是流传最广的河络谚语。姓氏将会明确反映河络母系上溯三代的确切信息,因此河络的全名往往长得惊人。这样长的名字用河络的文字表述起来就好像奇异的花纹,而河络的巧手总是能够将自己的名字留在自己的作品上。任何两个相互吸引的河络青年男女都会比对相互作品上的名字,以确认血统。[14]

小河络四岁开始接受教育,八岁之后开始以学徒身份参加工作。十二岁之后,自己独立铸造出第一件带有特殊力量的作品后就可以参加试炼,如果苏行认定小河络的技巧和工艺已经成熟,就算通过成年礼。在填盍纪,许多成年后的男性河络会选择出外游历,研究大陆上各个种族的冶金技巧或艺术思想。青年河络会在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落脚,学习当地的技术和工艺,同时锤炼自己的技艺。河络在外游历十至十五年后返回家乡,在地下城市里,他们完善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制造工艺,教育下一代,勤奋工作直到死去。[14]

在河络发展后期(填盍纪),地面部落中出现了成年女性河络独居,而男性河络均可在征得同意后登堂入室的婚制。孩子成年前由女性河络养育,成年以后则成为独立个体,不再与母亲具有紧密的家庭联系。[14]

河络无法与其他种族通婚。[14] 或 暗月纪有羽人河络通婚的事例。[15][设定冲突 - 讨论]

语言和文字[]

河络文字系统庞杂,词汇众多,对事物的描摹竭尽精确,每一个形状、材质、形制、花纹、长度、体积、重量、感情、动作甚至表情上的细微的差别,都会造就一系列特殊的词汇,用以命名或者修饰。即使是以擅长体系的华族和讲究修辞的羽人在学习河络语时都会叫苦不迭,因此学习河络语言是件很艰苦的事情,通常只有拥有极高语言天赋的学者才能达到精通。[14]

建筑[]

尽管河络因为地域分布和环境的不同,有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仍然有超过半数的河络,生活在地下城中,过着聚居的生活。河络的地下建筑上布满雕刻。不同的河络部族偏好不同的纹饰及雕刻风格,但他们都喜好拥有多重轴线的规划布局。[14]

在地面上生活的河络们的村落和城镇围墙重重,重要建筑上密檐式地精雕了无数人兽草虫雕像,顶上以卷棚式屋脊结束。[14]

地下城市[]

地下城市的建造是河络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上古时代,一部分喜欢冶铸的河络总是习惯在自己开凿矿石的矿洞中居住,并将矿洞变成窑洞式的作坊。之后逐步发达的河络文明,使得这样的作坊逐步扩大规模,就逐渐形成了这种以部落或部落联盟为单位居住的地下聚居地。[14]

地下城阶段的河络部落,在建立一处新的地下城时,往往会选择矿产丰富的地区,先利用地火和秘术,紧贴矿脉开凿巨大的地下空间,而后大量地使用萤石作为照明镶嵌,以完成地下城的初步修整。因此,尽管仍然不能与太阳相比,但是地下城往往具备了优良的照明条件。基于这样的广阔空间,河络们将开始有计划的房屋修筑工程,建设高度发达的公共设施,同时开掘碗状的“露天”矿坑,开展更大范围的工作。通常一个矿坑最终采完,就会被建成新的居住区。因为河络的地下城市几乎随时都在扩大,所以河络们舍弃了地洞和壁屋式的建筑,改为修建与地面上的样式几乎一样的地下房屋,唯一的区别在于,有很多时候会看到河络用作住家或者作坊的房屋,就是用原有的整块巨石直接雕刻出来的,这些房屋内部往往也加装了可以遮蔽的萤石照明工具。[14]

一个完整的河络地下城,通常总能明确区分居住区、工作区和采矿区三个部分;饮用水系统、排水排污系统非常完备地结合着地下水脉修建完成;地下以食用菌 类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家畜养殖都有专门的区域;阿络卡和苏行们的议事厅往往和部落的藏书殿修建在一起;供奉地火的神殿是工作区的中心位置,通常还会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在这旁边。河络民众在专职苏行的安排指挥下有条不紊地维护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总有足够多的隧道通往地面,这些隧道甚至可以通行河络的驮鼠大车,有相当一部分河络是住在地下但却在地面上劳动的。[16]

河络地下城的规模记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多次被刷新。在“第一次叛离真神”之前,河络的地下城已经有方圆超过十里、高超过二十丈规模的文字记录。漫长的河络避世时期,地下城的规模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到北邙之盟订立的时代,北邙山和雷眼山都出现了方圆十五里以上的大地下城。到了填盍纪中叶,由于北邙山河络遵守北邙之盟外迁以及与外族交流的增进,北邙山地下城规模的发展有所停滞,而不受盟约限制的雷眼山,则出现了好几处由数个地下城组成、以大量的冲橇为联系纽带、贯穿雷眼山脉的地下城群。[16]

创造之门[]

创造之门位于北邙山脉的无诺峰山体内部,无诺峰的意思是“太初之山”。河络坚信上古时代的祖先就是由此受到创造真神的眷顾,开掘地心并获得神圣强大的地火。阿络卡从这里取得真神垂赐的地火,并将地火传播到每个河络部落中。[17]

据河络典籍及众多河络民间记录,这座巨大的洞窟原本是一处天然的地穴,经过历代河络望族阿络卡主持,无数的河络工匠虔诚的精工修造,使得这里既有精工雕饰,又不失其天然风貌。而河络们每年都会将各个部落最优秀的一件作品呈献到这里,作为对神的无上供奉。可以被选召的作品,都是最为精湛的,而这对于作者,更是无上的荣耀。[17]

创造之门的名称的由来,主要是因为这处圣地的正门。这道隐匿在山体内的大门,被用河络历代最为精密的“障”所保护,外族既无法识破,更无法破除,也就永远不能一窥创造之门内的真实面目。整道大门由两根长达十二丈的整块条石支撑起一根长九丈的条石,形成梯形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条石上镶嵌 了无数精湛的制造品,它们品种繁杂又形态各异,而整个镶嵌工艺精湛绝伦,浑然天成。 门后是一条高九丈,宽百步有余,纵深一里的通道。通道两侧的洞壁上,沉积形成的山石花纹如同经卷的书页。最为神奇的是,这里墙壁上“书页”一样的天然花纹中,有十二“页”是最为纯净的萤石,加上一直延伸到通道尽头的光洁的萤石天花板,照得整个通道亮如白昼。而非萤石的“书页”上则点缀着精美的浮雕和壁画,通道的两侧也都堆满了各种精美的制造品。[17]

通道的尽头,是一间有着光滑的球形穹顶的巨大石殿。石殿中没有地板,石壁笔直地向下延伸着,除了从通道延伸向石殿正中的一小块圆形平台,没有任何的立足之地,而平台之下百余尺就是翻滚的岩浆。这个石殿在河络语中被称为“库穆”,意思是永不熄灭之地,是河络的地火之源。石殿朴素而庄严,见不到任何修饰的痕迹,与外面明亮通道中不遗余力地雕饰和虔诚的供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年地火节前夕,来自各族的梦火者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汲取火种的仪式,火种将会保持在每一座河络地下都市的地火圣殿中,直至第二年新的火种到来。[17]

外交[]

“尊重神的一切创造”,在这样的理念下,河络对于外族的态度往往比较友好;当然在“背离真神”时代,河络受到了来自人类的沉重打击,因此直到北邙之盟,这段时间中河络跟外族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甚至连游历的习惯都被广泛地自发中止;而出于“对真神的信仰,来自神的荣光和眷顾,是真神的垂赐,不可强求”这样的理念,河络也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向外族宣扬自己宗教。[17]

胤末燮初时期北邙河络严格遵守“北邙之盟”,保持着对外族的开放与友好,雷眼山河络则不必受到这个盟约的限制。而一部分外族经过长期的相处,也能得到得到河络的广泛的信任,比如越州的真人。[17]

参考资料[]

  1. 来自上影寰亚微博:http://photo.weibo.com/5036978006/talbum/detail/photo_id/3721849842424122
  2. 九州·九州世界设定》 by 九州世界七人设定组
  3. 3.0 3.1 3.2 3.3 3.4 3.5 《九州幻想·四年》精选集,彩页部分,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4. 4.0 4.1 4.2 4.3 4.4 4.5 4.6 《九州幻想·四年》精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云中书城电子书版(实体版中可能因版面问题被删节)
  5. 九州·九州世界设定》 by 九州世界七人设定组
  6. 6.0 6.1 6.2 6.3 6.4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2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7. 7.0 7.1 7.2 7.3 7.4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3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8. 8.0 8.1 8.2 8.3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4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9. 9.0 9.1 9.2 9.3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5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0. 10.0 10.1 10.2 10.3 10.4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6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1.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8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2. 12.0 12.1 12.2 12.3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09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3. 13.0 13.1 13.2 13.3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10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11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5. 《九州·暗月将临》/《九州·地火环城》 by 潘海天《九州幻想》2011年12月刊2012年2月刊4月刊(中止连载)《暗月将临》实体书
  16. 16.0 16.1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13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
  17.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九州·创造古卷》(编纂:妖风 狗狗)第 116 页,北京赛迪电子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