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位於東陸的北部,南接宛州,東靠瀾州,西面是滁潦海,北面是濰海,以天拓海峽和瀚州遙遙相隔。中州面積約為十五萬拓,是東陸第一大州。[1]
地形分布[]
整個東陸地勢高低交錯,中州地勢呈帶狀間雜,地形多山脈和平原,東高西低。從瀾州的擎梁山和夜北高原以及橫貫東陸的雷眼山脈分別延伸出的兩條隆起帶,即銘濼山和黯嵐山,將中州自東北向西南大體分割成三條沉降帶,隆起帶主要為山地地形,沉降帶則形成盆地和平原。[1]
中州的北部是廣闊的菸河平原,菸河平原的南面是中央高地和帝都平原,西部則是南北走向的海西丘陵和海西平原。[1]
氣候與植被[]
中州的風向、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更替,但因為有著相對發達的水系,所以氣候溫和,較為適宜居住。中州的植被以森林為主,既有冷濕性森林、森林草原景觀,又有半濕潤半乾旱夏綠林、森林草原景觀,混有落葉闊葉林。[3]
種族居民[]
中州華族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從販夫走卒到達官顯貴,漁樵耕讀無所不有,因此,中州的華族應該算得上華族的典型代表。華族,這種公認性格最為複雜的種族,性格中複雜多變的特點,讓所有外族都感覺驚訝,在這裡繁衍生息的華族身上有善良就有惡毒,有純樸就有刁蠻,有怯懦就有彪悍,有心性平和就有野心勃勃,幾乎任何兩種矛盾的性格,在華族身上都可以找到。相對於北陸西陸和東陸其他諸州,中州的華族活動較為頻繁和普遍,這其中,又以華族的農耕文明發展最為久遠。[3]
生物與物產[]
經過歷朝歷代的屯墾開荒,中州的動植物品種相對單一。除了被飼養的大型家畜,在中州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看不到大型的食草類動物,野兔和體型稍小的山豬構成了中州食草走獸的主體,而大型的猛獸更加稀少,少數地區有狐狸、狼和猙的分布;鳥類則明顯地適應了中州的環境,小型的如麻雀、野鴿等在都市較為常見,而烏鴉、喜鵲、山雀、燕子等也可以在郊外農墾區大量繁衍。同樣,中州的物種也有很多受到了華族的控制而存在,在天啟的銘濼山獵苑,雉雞、野鹿乃至熊、豹等等動物均有成群的放養;而城市中的老鼠等種群,則是完全依靠著城市的繁榮才得以生存在陰溝地道中的。[3]